患了膽囊結石怎么辦?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據國內資料,這類病人約占人口的8-10%。面對如此龐大數量的膽石病員,醫務人員悉心研究,在傳統的剖腹膽囊切除基礎上,相繼開創了溶石、排石、碎石、推按經穴療法、經皮膽囊鏡取石、腹腔鏡膽囊切除、小切口膽囊切除等等新療法,療效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一方面是種種新療法在不斷地開創,另一方面傳統療法尚不能被淘汰,這種現象反映了至今尚沒有一種方法是完善的,可以替代其他方法的。問題在于,少數新聞報道尤其是宣傳廣告,常把某一方法的優點大肆瀉染,鼓吹非手術療法者說某儀器可以當天見效,三天排凈膽石。宣傳內窺鏡治療者說腹壁打個洞就解決問題,毫無痛苦。個個王婆賣瓜,使病家無所適從。
究竟應該怎樣治療?優選時必須考慮:
1、膽囊結石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生長的;結石的數量少者單顆,多者數以百計;結石慢性刺激使膽囊壁的炎癥由輕到重不斷演變,嚴重時可進一步產生梗阻、化膿、壞疽、瘺道、癌變等等并發癥,因此,膽石癥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癥狀千變萬化。選擇治療方法時要研究患者當時的病情。
2、根據各種療法的優缺點,研究哪種最適合患者當時的病情。如病史長、癥狀頻發、結石過多或過大、膽囊炎癥明顯、膽囊縮小囊壁增厚、膽囊功能已不佳者,溶石、排石、碎石、經皮膽囊鏡取石等保留膽囊的療法,一般難以成功;即使清除了結石,留下無功能或功能不佳的膽囊,癥狀不可能緩解,而且結石很快會再生的。這種病人當以膽囊切除為首選。反之,病史短,膽石不大不多,膽囊病變輕,膽囊功能尚好者,可選用保留膽囊的療法。 保留膽囊的療法多數不必開刀,更大的優點是保留了膽囊的正常功能,膽汁能按需要及時進入消化道,幫助食物消化吸收。諸法的共同缺點是產生膽石的場所不存在,加上膽石病人的膽汁本身就易于成石,膽石癥易于復發。
膽石癥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1、口服溶石 眾多中西藥物中,熊去氧膽酸片被認為最可靠。需連續服藥六個月以上,但結石全溶者不到30%。
2、灌注溶石 將甲基叔丁基醚,或其復方溶液直接通過穿刺灌注到膽囊進行溶石。該藥具有一定毒性,尚在研究階段。
3、排石 包括中藥、針炙、經穴儀及多種措施聯合的"總攻排石"。據報道排石效果可達70%左右,但排凈率很低,殘留結石仍可造成癥狀。要考慮膽囊管正常口徑為2毫米,結石直徑超過此數者難以排出。
4、取石 直接穿刺腹壁或小切口進入膽囊,引進膽囊鏡取出結石。結石大者可先引進超聲碎石頭將其擊碎,然后分塊取出。
5、碎石 用體外震波機將結石擊碎,然后結合溶石、排石綜合治療,指征合適者碎石成功率達80%以上,但排凈率不到半數。不保留膽囊的療法為膽囊切除術。在清除膽石的同時一并切除了結石再生的場所,可以避免復發。缺點是需要手術,存在手術并發癥及意外的可能。
現用的辦法有:
1、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創傷最小,術后恢復最快,手術是在電視監控下通過特制器械完成的,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因此,更適應于病變較單純的病例。
2、開腹膽囊切除術 為傳統方法,肉眼看清后直接操作,故更為安全,可適應于炎癥、粘連及存在各種并發癥的疑難膽囊結石病例。
3、小切口膽囊切除術 腹壁創傷似小于傳統法,但手術暴露較差,并發癥發生率亦較高。 總之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有再生結石的可能,即便是開腹膽囊切除術也有可能在肝內膽管內再生結石,因此手術后仍需要經常檢查,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