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的發病機理
重癥肌無力的發病機理
重癥肌無力根據發病年齡和臨床特征,本病可分為新生兒型和兒童型。新生兒型較少見。兒童型又可進一步分為眼肌型、球型和全身型。中醫認為,重癥肌無力的成因與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濕邪為患有關。女性較多,男女之比為2:3。 本病多為散發,發病率約為4.3~6.4/10萬。
本病的基本發病機制是由于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酰膽堿受體減少。大量研究已經證明,本病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毒感染等原因,誘發體內產生一種自身抗體,即乙酰膽堿受體抗體,該抗體破壞了神經肌肉接頭處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造成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障礙,引起骨骼肌無力。
因脾主肌肉,腎主骨生髓,肢體肌肉廢痿不舉多責之于脾腎。故其病位主要在脾、腎,尤以在脾為重點。病機核心為脾腎虧損,精微不足,肌肉失養。病性以虛為主。治以增補陴腎,益氣升陷為基本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