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患者的護理原則
心肌病患者的護理原則 通過給予心肌病病人精神支持、治療和護理,病人活動耐力逐漸增加,生活能夠自理;病人能夠學會觀察病情變化和預防危險因素的方法,避免栓塞、心律失常、猝死等并發癥;能認識到治療的作用,積極配合治療。 1.一般護理:鼓勵病人適量運動,增強機體抵抗力;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易消化吸收,心力衰竭時,限制鈉鹽攝入量;預防便秘,囑病人排便勿用力,以免發生心衰、栓塞及猝死;肥厚型心肌病梗阻嚴重時,外出時有人陪伴,防止摔傷。施行拔牙等小手術前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2.病情觀察:心力衰竭病人或心絞痛發作時,給予吸氧,嚴密監測血氧、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壓的變化,定時復查血氣,調節氧流量及濃度;注意心排出量減少導致的心、腦供血不足的表現;觀察動脈栓塞表現,如偏癱、失語等,及時發現并配合醫生實施抗凝治療,抗凝治療中注意觀察出血傾向;心律失常病人易發生猝死;疼痛加重或伴有冷汗、惡心、嘔吐時,告訴醫生,及時處理。 3.用藥護理:因擴張型心肌病病人對洋地黃耐受性差,應用強心劑時,定時復查血藥濃度,觀察中毒癥狀;使用?受體阻滯劑或鈣通道阻滯劑時,從小劑量開始,注意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血壓過低、竇房結功能低下或房室傳導阻滯者禁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應合理正確使用,定期檢查心電圖,用藥后癥狀不減輕或出現其他癥狀時,報告醫生,不可擅自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嚴格控制輸液量及滴速,以免誘發急性肺水腫。 4.心理護理:向病人及家屬說明,不良情緒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肌耗氧量增加,對疾病康復不利;觀察病人治療后反應,出現心衰癥狀時,應照顧飲食起居,減輕心臟負荷,幫助病人接受疾病的事實;鼓勵家屬和親友關愛病人,幫助病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病人產生孤獨感,減輕煩惱、恐懼和悲觀絕望情緒。 5.健康指導: (1)癥狀明顯者臥床休息;輕者參加輕體力工作,避免勞累。肥厚型心肌病者,避免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突然用力、屏氣、持重等,減少猝死的發生。有暈厥病史者,避免獨自外出活動,以免發作時無人在場而發生意外。 (2)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易消化的清淡飲食,促進心肌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少食多餐,不宜過飽;心力衰竭者要限制鈉鹽攝入。 (3)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遵醫囑正確服藥,教會病人及家屬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指導病人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