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預防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預防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特別是青少年身體健康的臨床常見疾病,迄今為止西醫學尚無特效治療,因此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心肌炎的發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預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多數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內或發病同時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驅表現,因此積極采取措施加以預防,可以減少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 (二)預防病毒性傳染病:麻疹、脊髓灰質炎、腸道病毒感染、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傳染病均可累及心肌而形成病毒性心肌炎,因此積極有效地預防這些傳染病,可以降低心肌炎的發病率。 (三)及時治療各種病毒性疾病:及時治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其他病毒性疾病。在病毒血癥階段即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便可直接殺滅病毒,減少病毒侵入心肌的機會或數量,降低心肌炎的發病率或減輕病情。 (四)避免條件致病因子的影響:在感染病毒之后機體是否發生心肌炎,除了與受感染者的性別、年齡、易感性以及所感染的病毒是否具有嗜心性、感染的數量等有關之外,還與受到細菌感染、發熱、精神創傷、劇烈運動、過勞、缺氧、接受放射線或輻射、受冷、過熱、使用激素、營養不良、接受外科手術、外傷、妊娠、心肌梗死等條件因子影響有關。這些條件因子不僅容易引起心肌炎發病,而且在病后易使病情反復、遷延或加重,因此必須積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