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的臨床體征
多發性硬化的臨床體征
多發性硬化的體征多于癥狀,即僅感覺到一側肢體不適的患者,查體時可能兩側均有問題。本病臨床常見的癥狀與體癥有:
⑴肢體癱瘓:最多見,開始為下肢無力、沉重感,逐漸變為痙攣性截癱、四肢癱、偏癱,不對稱性痙攣性輕截癱。
⑵視力障礙:約占半數,多從一側開始,隔一段時間又侵犯另一側,亦可短時間內兩眼先后受累。視力障礙多發病較急,并有緩解-復發的特點。早期眼底無改變,后期可見視神經萎縮。約50%病例遺留顳側視乳頭蒼白,但患者可感覺不到有視力障礙。
⑶眼球震顫和眼肌麻痹:本病多侵犯內側縱束,導致核間性眼肌麻痹;約半數病例的病變可累及前庭神經核、小腦及其聯系纖維,導致眼球震顫的發生,故核間性眼肌麻痹和眼球震顫是高度提示本病的兩個體征,若兩者同時并存則提示有腦干病灶,并應高度懷疑多發性硬化的可能。
⑷其他腦神經受累:還可有中樞性或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中樞性多見)、耳聾、耳鳴、眩暈、構音障礙、吞咽困難等癥狀。年輕人發生短暫性面部感覺缺失或三叉神經痛常提示本病,考慮是三叉神經的髓內纖維受累所致。
⑸共濟失調:約半數病例可出現共濟失調,但Charcot三主征(眼球震顫、意向震顫和吟詩樣斷續語言)僅見于部分晚期患者。
⑹感覺障礙:半數以上病例可有感覺異常,肢體多見;深感覺障礙和Romberg征陽性;可有Lhermitte征和痛性強直性痙攣發作。
⑺發作性癥狀:多見于復發和緩解期,極少以首發癥狀出現。最常見構音障礙、共濟失調、單肢痛性發作、感覺遲鈍和陣發性瘙癢;可發生手、腕和肘部屈曲性肌張力障礙性痙攣,伴下肢伸直,卡馬西平通常對控制發作十分有效。球后視神經炎及橫貫性脊髓炎是本病典型的發作癥狀,常是確診本病的特征性表現。少數患者可有一次或反復的癲癇發作。
⑻其他癥狀:患者可表現為抑郁、易怒、淡漠、嗜睡、強哭強笑、反應遲鈍、智能低下、重復語言、猜疑和迫害妄想等精神障礙,也可有病理性的情緒高漲,如欣快和興奮。如出現膀胱直腸障礙(如尿流不暢、尿急、尿頻和尿失禁等),提示脊髓受損。
通過閱讀多發性硬化的臨床體征,我們對多發性硬化,臨床,體征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