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
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
目前支氣管哮喘的定義是: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嗜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患。這種炎癥導致氣道高反應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復發作性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通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定義明確了氣道炎癥是支氣管哮喘的病理基礎,肯定了哮喘的/氣道炎癥學說/,確立了抗炎治療是支氣管哮喘的一線治療。
近年來,有關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進展,歸結有四點:
1、對哮喘本質認識的深化,慢性炎癥學說的確立。
2、診斷水平的提高和診斷標準的量化。
3、表面激素在治療方面作用和地位的肯定。
4、吸人療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