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與否需要謹慎選擇
手術與否需要謹慎選擇
通常臨床上所稱的膽囊息肉,是指膽囊息肉樣病變。隨著現代影像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膽囊息肉的檢出數量日益增多,膽囊息肉已成為最常見的膽道疾病之一。
在健康人群中超聲普查膽囊息肉的發病率約為3%~7%,而對手術切除的膽囊做病理切片觀察,很少會發現沒有一點息肉性病變者,可見膽囊息肉樣病變的存在比較廣泛。總體上看,以往手術切除的膽囊息肉僅有3%~8%的惡變率,如果對膽囊息肉病人都行手術切除,顯而易見,手術將會是過度的。直到現在,對膽囊息肉的成因并不完全明確,也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此發現后該如何處理是臨床關注的要點。臨床所謂的膽囊息肉實為一組包含很多不同病理狀態的膽囊疾病。目前病理分類分為非腫瘤病變與腫瘤性病變兩大類,腫瘤性病變者又分為良性和惡性。雖然多數膽囊息肉為良性,但是早期膽囊癌中的乳頭型和結節型,確實具有與膽囊息肉相同的形態表現,另外有些類型的膽囊息肉也會癌變,這兩點正是促使對膽囊息肉進行手術的主要原因。多數膽囊息肉為非腫瘤病變,最常見的膽囊息肉是膽固醇息肉,約占46%~70%。
一般膽囊息肉往往無臨床癥狀或癥狀輕微,臨床上主要是在健康查體時,經超聲檢查偶然發現的,口服膽囊造影、CT和逆行胰膽管造影均不如超聲敏感。有些研究認為增強CT可以用來鑒別診斷膽囊息肉是腫瘤性的還是非腫瘤性的。但專家認為,對于直徑小于10厘米的膽囊息肉,目前影像診斷技術不足以提供充足的信息以鑒別診斷其良惡性。應該從膽囊息肉的大小形態、蒂的表現、數目、部位、合并的膽囊病理改變等方面來了解膽囊息肉的臨床形態特點,再綜合考慮治療方式。
膽囊息肉之所以要手術切除膽囊,是從臨床角度考慮到了膽囊息肉的癌變等問題。如果在手術前能夠判斷病變的良惡性,僅對惡性幾率較高的患者進行手術,則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由醫生進行具體檢查,根據病情慎重選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