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的診斷與檢查
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重癥肌無力的診斷與檢查的具體內容:
重癥肌無力的診斷與檢查 重癥肌無力根據病變主要侵犯骨骼肌癥狀的波動性及晨輕暮重特點、服用抗膽堿酯酶藥物有效等通常可確診。可疑病例可通過以下檢查: 1.疲勞試驗(Jolly試驗):受累肌肉重復活動后使肌肉無力明顯加重; 2.藥物檢查:抗膽堿酯酶藥物能緩解或減輕重癥肌無力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電生理異常。 ⑴ 新斯的明試驗:新斯的明1~2mg肌注,20分鐘后肌力改善為陽性,可持續2小時; ⑵ 騰喜龍試驗:靜注2~10mg騰喜龍,初量2mg作敏感試驗,它的作用短暫。眼肌對此藥物最不敏感,故對局限于眼肌的重癥肌無力病例難以做出診斷。 3.神經重復電刺激檢查:分別用低頻和高頻重復刺激尺神經、腋神經或面神經,如出現動作電位波幅遞減10%以上為陽性。約80%重癥肌無力患者在低頻刺激時出現陽性反應。應停用抗膽堿酯酶藥24小時后檢查,否則可出現假陽。 4.血清學檢查:主要是AchR-Ab滴度測定,從眼鏡蛇分離提純出的特殊神經毒--α-金環蛇毒,被發現有針對性地不可逆轉的凝固乙酰膽堿受體的活動部位,這個毒素或以識別乙酰膽堿受體抗并可測出其數量。最近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抗體,其敏感度較放射免疫試驗高。AchR-Ab滴度增高支持重癥肌無力的診斷,特異性可達90%,敏感性為80%。但滴度正常不能排除診斷。此外,還可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包括IgG、IgA、IgM、C3、補體測定等免疫學檢查,均有助于重癥肌無力的診斷。 5.胸部X線檢查:常規胸部平片仍是目前比較簡單的檢查方法,對胸腺瘤的診斷可達62%。胸腺縱隔區體層攝影可發現30%胸片陰性的病例有胸腺瘤。胸部CT診斷符合率達94%,CT掃描可鑒別胸腺增生,囊性或實性,有否鈣化并能發現較小的胸腺瘤,也可看出有否侵犯胸膜、肺及大血管等惡性胸腺瘤的指征,但部分病例差異性較大。
以上內容是由康網的小編為您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