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的病因機理有哪些?
血液病的病因機理有哪些?
1、熱盛動血:《血證論》中指出:/血證氣盛火旺者,十居八九,當其騰溢,而不可遏。/中醫認為火熱最易傷及血脈,脈中之血受熱,其流行速度加快,甚至妄行,溢出脈外,故有/血得熱則行/之說。但所謂火熱,又有實火,虛熱,外感.內生之分。其中以內生之實火、虛熱致病者為多見.實火以臟腑功能障礙,郁而化火,擾動血脈為主。虛熱則以陰津虧虛,陽亢無制,相火妄動,擾動血脈為主。
2、氣逆動血:《直指方》中指出:/血隨氣行,氣逆而上奔,則血不循于經絡而涌吐也。/中醫認為血之運行有賴氣之推動,生理狀態時氣之升降出入各循其序。則氣血調和,循行正常。若氣機逆亂即可致血行異常,且多見血溢脈外。
3、瘀阻動血:《血證論》中指出:/經隧之中,既有痰血踞住,則新血不能安行無惹,終必妄走而吐溢矣./中醫認為血行不暢,瘀阻脈絡則血流異常,溢出脈外是其最終結果。
4、氣不攝血:《景岳全書》中說:/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脾為統血之臟/其意為脾氣有管理約束血循行的功能,是血在脈中正常運行的保證。一旦脾氣不足,功能衰退,失去了約束功能,血即可妄行。
綜上所述,中醫血病的病理機制的關鍵歸納起來,無非火(熱)、氣(氣逆、氣虛)、瘀(瘀血)三點。就臨床發病情況而言,當以火(熱)為多,以瘀(瘀血)次之,氣(氣逆、氣虛)者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