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脫位合并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先天性髖脫位合并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文章的具體內容,小康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先天性髖脫位合并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1)癥狀:有先天性髖脫位病史,可有手法復位或手術復位史。自會行走以來即有跛行。患髖關節早期可無疼痛,40歲左右方出現疼痛,早期關節活動范圍良好。兒童患者有手法復位或手術復位史者,術后半年或1年左右即可有壞死發生。疼痛發生后逐漸加重,并出現關節活動障礙。嚴重者患髖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尤以外展受限明顯。患者主訴髖部疲勞無力,下肢不平衡,部分患者主訴髖部和下腰部疼痛。
(2)體征:體格檢查見臀部扃而寬,股骨大轉子突出,肢體短縮,患側肢體肌肉輕度萎縮,骨盆傾斜脊柱側彎。
(3)特殊檢查:腹股溝區及內收肌止點壓痛,大轉子叩痛,髖關節活動受限,外展受限為重。單腿獨立試驗(trendelenburg)征可呈陽性。T'homas征,4字試驗、Allis征陽性。
(4)影像學檢查:X線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側骨盆發育小,假髖臼形成。股骨發育亦小,股骨頭變小,股骨頸變短、變粗。沈通線不連續。骨盆向患側傾斜,腰椎向健側凸。復位術后發生股骨頭壞死的兒童,按Catteral分期,可有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各期表現。
小編常說,閱讀是一種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所以建議您經常多看文章,多在康網的評論里發表一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