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的運動性鍛煉
哮喘患者的運動性鍛煉
為了增進心肺功能貯備,增強體質,宜在發作緩解期進行適當的耐力性運動練習,以改善有氧代謝能力。耐力運動的原則是作適當強度的運動,并持續一定的時間,具體方法視體力情況而定。體力較差時作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的運動練習;體力較好時練習較快的步行、慢跑、緩慢的登樓、游泳等。運動強度應控制在運動時的最高心率170減年齡數字的水平。主觀感覺以稍有氣急,尚能言談為宜。
有條件時作分級負荷運動試驗測定最高心率,以最高心率的70%為運動心率,以后逐步提高到85%~90%。運動有時會誘發哮喘發作,引起/運動性的氣喘/。因此應控制運動的強度以不引起哮喘發作為度,同時做充分的準備運動,逐步提高運動強度,可進行間歇性運動,例如跑10秒鐘休息30秒鐘,或跑20秒鐘休息60秒鐘,比持續運動可以完成較大強度的運動而不易誘發支氣管痙攣。
運動時吸入冷而干燥的空氣可加重支氣管痙攣,吸入溫暖潮濕的空氣可減輕支氣管痙攣。因此,游泳特別是溫水游泳對哮喘患者特別適宜。系統的耐力運動可逐步提高機體對運動的耐受閾,提高機體活動能力,對哮喘的治療有很大意義。每次耐力運動練習應先作充分的準備活動。作步行或體操至全身熱起來或微微出汗,然后作慢跑、登樓式游泳等練習,結束時應作放松運動,使心率逐步恢復。每次鍛煉持續30~45分鐘,體弱者可自15分鐘開始,逐漸延長。運動強度開始時宜較低,以后酌情提高。易發生運動性哮喘者宜用間歇運動法,并于運動前適當用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