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病的病理變化
子宮腺肌病的病理變化
子宮腺肌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內膜隨卵巢激素的變化而生周期性出血。
1)宮骶韌帶、直腸子宮陷窩、子宮后壁下段可有散在紫褐色出血點或顆粒狀散在結節,病變發展使子宮后壁與直腸前壁粘連。嚴重者的異位內膜向直腸陰道隔發展凸出。引起排便性交疼痛。
2) 腹膜早期病變,通過腹腔鏡可見到無色素的早期子宮內膜異位腹膜病灶。如白色混濁腹膜灶、火焰狀紅色病灶、腺樣息肉灶和卵巢粘連等。這些病灶發展成典型的色素灶約需6-24個月。
3) 宮頸很少累及。但輸卵管是在管壁漿膜層見到紫褐色斑點或小結節,常與周圍組織粘膜。這種情況使很多患者甚至醫生對此警覺性不高。肌層稱"子宮肌腺癥",異位在卵巢稱卵巢巧克力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