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壞死術后如何護理病人?
骨壞死術后如何護理病人?
控制水腫首先要抬高患肢,保證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通暢。
術后早期(術后3天)術后早期要嚴密記錄手術切口局部,因足部軟組織少,不同于身體其他部位,術后腫脹反應重,易發生靜脈和動脈危象,應給予微波治療,可促進滲出物的吸收,同時消除腫脹,有利于傷口愈合,每日可輔助輕微的踝關節被動運動。
術后中期(術后2~3周)可開始功能鍛煉,以局部被動運動為主,逐漸增加主動運動的活動度,由于創傷導致的悲觀情緒以及術后疼痛認清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耐心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在肌肉放松的基礎上,緩慢連續的進行肌肉收縮,注意踝關節的活動,防止假性代償運動,在運動中要注意穩中有動,必要時采用簡單器械、支架輔助活動。運動時用力由輕至重,次數由少至多,以不感到疼痛或疲勞至輕度酸脹為宜,初次活動量為最小量。
術后后期(術后2~3個月)功能鍛煉動作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復足功能,鍛煉時應避免暴力性動作,以能夠引起輕度酸脹為宜,從下地緩慢行走,上下樓梯至騎靜態自行車,活動量要逐漸增加,以期早日恢復足踝部功能。
通過閱讀骨壞死術后如何護理病人?,我們對骨壞死,術后,護理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