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主要方法
口服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主要方法
缺鐵性貧血患者最常用者為硫酸亞鐵或葡萄糖亞鐵,0.2克或0.3克,每日3次。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水劑有10%枸櫞酸鐵胺,每次10毫升,日服3次。副作用較小,兒童及孕婦較為適宜。少數(shù)患者(約1/10)服藥后可以感到胃部不適,腹痛,腹瀉,甚至惡心嘔吐,遇到這種情況可暫停藥數(shù)天,待癥狀消失后,重新開始治療。
口服鐵劑注意事項:a.要先從小劑量開始,漸達足量。b.飯后服用,可減少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不良反應(yīng)。c.服藥前后1小時左右,禁喝茶及咖啡等,以防形成不溶性鹽類而影響其吸收。d.如因并發(fā)癥需服四環(huán)素時,應(yīng)暫停服鐵劑,因兩者有互相阻礙吸收的作用。e.如有潰瘍病并用抗酸劑時,需與鐵劑錯開時間服用。f.服鐵劑后可出現(xiàn)黑便,應(yīng)先說明,以免患者擔心。
如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是正常的,而明顯的出血已停止,則口服鐵鹽對一般病例見效頗速。口服鐵劑4~5天后,網(wǎng)織紅細胞開始上升,7~12天達最高峰(4%~15%),以后逐漸下降,為鐵劑治療有效指標。血紅蛋白及紅細胞一般在治療開始1周以后開始上升,2周間血紅蛋白平均每天上升1.6g/L。貧血可在2個月內(nèi)恢復(fù)。在血紅蛋白恢復(fù)正常后,仍需繼續(xù)服藥4~6個月,甚至1年,以補充貯存鐵。
如果口服鐵劑3~ 4周無效,可考慮以下因素:a.診斷錯誤。b.未按醫(yī)囑服藥或劑量不足。c.胃腸功能紊亂。 d.持續(xù)出血。e.存在干擾鐵利用的因素,如炎癥、腫瘤、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f. 同時伴有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