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有區別
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有區別
強直性脊柱炎發病年齡以15-20歲多見,30歲以上及8歲以下兒童少見,發病初期常常因為癥狀輕微而不被重視。一旦癥狀明顯就診時追問病史,實際發病已數月或數年,是一種嚴重危害男性青少年健康的疾病。而人們一提起強直就害怕,認為強直就是不能彎腰,從此失去勞動力。這是強直疾病的典型癥狀。其實這種病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它的發展非常緩慢,到了晚期也只有一部分病人才會出現腰椎活動受限、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至今不明,據研究,與腸道感染、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它的發病高峰年齡在20~30歲,引起癥狀的病理基礎是因為發生了滑膜、關節囊、肌腱、韌帶的骨附著點等部位的炎癥。這種炎癥不是非細菌性的,而是免疫反應的炎癥,從而引起各種各樣的癥狀。它的首發癥狀多為腰痛或不適,發生隱匿,常為隱痛,難以定位。病人常常覺得疼痛或不適部位在臀深部,疼痛嚴重者常位于骶髂關節,有時可放射至髂嵴或大腿背側,疼痛可因咳嗽或其他牽扯腰背的動作而加重,開始可為單側或間歇性,以后進展為雙側,并發生持續性的腰背痛、僵硬。夜間痛可影響睡眠,嚴重時可使病人在睡眠中驚醒,甚至要下床活動后始能重新入睡。這種疼痛與機械性也就是過度勞累性引起的疼痛不一樣,休息不能緩解腰痛或不適,活動反而能使癥狀改善。除了疼痛,晨僵也是常見癥狀之一,病人早起覺得腰部僵硬,隨著病情發展,頸椎常在數年后也發生僵硬、疼痛,但少數病例也可早期出現此類癥狀。半數以上患者病程中出現外周關節癥狀,以外周關節受累為首發癥狀者約占20%左右,受累的外周關節以髖、膝、踝等大關節多見,但強直性脊柱炎外周關節受累較少表現為強直性和破壞性,這是區別于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