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介紹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介紹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肝臟的一種肝臟的特殊炎性反應,以血清內存在自身抗體、高γ-球蛋白血癥及碎屑樣肝臟組織壞死為特征的慢性活動性肝炎。
該病以女性病人多見,女男之比為4:1。青少年期是發病高峰期,女性絕經期為另一小高峰。
該病有明顯的種族傾向和遺傳背景。在北歐、英格蘭、愛爾蘭和猶太等白種民族中發病率高,而在亞洲黃種民族中相對少見。
自身免疫性肝炎分3型:ⅰ型(經典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女性多見,有抗核抗體及抗平滑肌抗體(抗肌動蛋白);ⅱ型則以兒童多見,以存在抗肝、腎微粒體1型抗原的抗體為特征;ⅲ型以存在抗肝臟可溶性抗原的抗體為特征。ⅱ、ⅲ型較少見。
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通常有中度到重度肝炎的證據,血清alt和ast增高,伴akp和γ-gt正常或輕度增高。患者有時出現黃疸、發熱和右上腹疼痛,偶爾會出現關節痛、肌肉痛、胸膜炎、腹膜炎、血小板減少的表現。有些患者表現為輕度的肝功異常。有些表現為嚴重的肝功異常。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預后與炎癥活動嚴重程度及宿主遺傳因素有關,重癥患得不經治療10年后死亡率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