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網 Tag標簽 [部位]如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病毒性腦炎的影像學檢查
2024-04-19多種病毒感染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病毒首次復制發生于接種部位,如皮膚或皮下組織、胃腸道、或鼻咽部淋巴組織。易感宿主發生病毒血癥(病毒播散至其他器官)。這樣,多數病例經血源性途徑傳播至中樞神經系統。第二次病毒復制則發生于神經組織中,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喪失。僅有少…
-
腦血栓的檢查包括哪些?
2024-04-09血尿常規、血沉、血糖、血脂及心電圖應列為常規檢查項目。腦脊液無色透明,壓力、細胞數和蛋白多正常。腦血管造影可發現血管狹窄或閉塞的部位和程度。頭顱CT掃描,在24~48小時等密度,其后病灶處可見到低密度區。磁共振(MRI),檢查則可在早期發現梗塞部位。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
-
多發性硬化的檢查診斷
2024-04-03一、癥狀:因病損部位不同,臨床征象多種多樣。常見者有:1.可表現欣快、易激動或抑郁。2.小腦病損引起發音不清、言語含混。3.顱神經及軀體感覺、運動、植物神經系統均可受損,依據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體征
2024-04-031.發熱:是本病常見癥狀。低熱多為本病發熱,高熱常為感染所致。感染發生的部位通常為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肛周及皮膚。
-
挑治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
2024-03-31挑治療法是在病人一定部位的皮膚上,用粗針挑斷皮下白色纖維樣物,以治療疾病。
-
鮮中藥發泡療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2024-03-25鮮中藥發泡療法,古代稱為天灸,現代稱為藥物發泡灸,是指采用對皮膚具有刺激性的、珍貴的鮮中藥系例藥材調制后,外敷于發病關節或穴位,經數小時左右去除草藥,大約1~2天內,敷藥處出現小泡并逐漸融合成大泡,將泡刺破后,積液排除,患處逐漸愈合,達到治療目的。
-
3種手法治療胃潰瘍
2024-03-24胃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病,對于胃潰瘍除了用藥物治療之外,按摩也是一種療效很好的輔助治療方法。按摩有助于緩解潰瘍引起的各種疼痛不適,腹脹,嘔吐等癥狀。
-
關于盤狀紅斑狼瘡
2024-03-14盤狀紅斑狼瘡(DLE)的男女比為1:2,起病年齡以30余歲為多。損害初起時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斑,發生在面部、耳、頭皮等部位,綠豆至黃豆大,上覆黏液性鱗屑,以后逐漸向外圍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明顯色素增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有毛細血管擴張,鱗屑下有角質栓和擴大…
-
血液病的感染形式及特點
2024-03-091.臨床表現常不典型,因而診斷及定位困難:由于血液病患者的感染多發生在白細胞減少或粒細胞缺乏狀態,再加上吞噬功能障礙,致使感染部位滲出減少,炎性細胞浸潤不突出,因此炎癥反應常不充分,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往往缺乏或不明顯。因而感染的部位常常難以確定,如感染部位紅腫反應不…
-
骨結核會導致癱瘓
2024-03-01有一部分骨結核可以引起病人癱瘓,這是由于結核病變對骨頭的侵蝕,大家都知道脊梁骨后面就是脊髓,一旦脊髓受到壓迫或者損傷和牽拉,那么傳達指令就會出現問題,病人就會出現癱瘓。人體從頸椎、胸椎到腰椎都可以得結核,如果生病的位置比較高,危害就越大,如果頸椎得了結核,雙…
-
多發性硬化癥的表現多樣化
2024-02-20多發性硬化沒有特定的預兆或發病方式,而且不同的患者與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時期其癥狀也不相同。有許多多發性硬化的病人象正常人一樣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病情沒有進展或者不出現任何癥狀。可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C)的許多部位(多發),對腦和/或脊髓形成損傷和疤痕(硬化)。
-
腦血栓后遺癥的特征
2024-02-18在恢復以后確認是否留有腦血栓后遺癥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血管的大小.缺血時間,梗塞的部位,病灶的數目及治療措施等因素有關。比如供應內囊的深穿主動脈缺血,影響內囊部位的供血,該部的神經纖維較集中,管理運動,感覺,語,視覺的纖維都從這里通過是一神經交通要道。
-
強直性脊柱炎最初的發病部位
2024-02-18強直性脊柱炎主要發病于16-30歲的青壯男性,且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此疾病的特征是出現背部疼痛和僵直癥狀,其病變累及到骶髂關節、腰椎、胸椎及頸椎,也可累及到四肢關節。其最初發病部位,在腰骶部者占35-57%,以四肢關節(外周關節)為最初發病部位者占43%。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
深入了解頸椎病
2024-02-17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頸椎是脊柱中活動最多的部位之一,神經血管分布稠密,是人體神經中樞最重要的部位,是心腦血管循環的必經之路,故也是人體易損傷的部位。一旦患了頸椎病,必會影響心腦血管和中樞神經,造成各種頸源性疾病癥狀。什么人易患頸椎病?一是受過外傷、重病久臥…
-
腰椎間盤突出好發于什么部位?
2024-02-16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于這兩個節段的后縱韌帶卻相對較窄(只有上部寬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是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見。
-
急性白血病的臨床體征
2024-02-101.發熱:是本病常見癥狀。低熱多為本病發熱,高熱常為感染所致。感染發生的部位通常為口腔、呼吸道、泌尿道、肛周及皮膚。
-
盤狀紅斑狼瘡的好發部位是哪?
2024-02-04盤狀紅斑狼瘡是免疫性疫病皮疹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顴部、鼻尖、鼻梁、鼻翼、唇部、頭部、頸部、上胸背部、上肢伸側、手背、指(趾)背、足跟等處。初起為一個或數個小圓形的紅色斑疹或丘疹,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斑塊,疹色淡紅或暗紅色,可伴有毛細血管擴張,上覆鱗屑,剝去…
-
支氣管哮喘的拔罐療法
2024-01-30取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膻中、足三里穴。每次可選1穴到數穴拔罐,每日或隔日拔1次,每次更換部位,10~20日為1療程。拔罐操作步驟如下:
-
髓空洞癥的病理
2024-01-30空洞部位的脊髓外觀可正常,或呈梭形膨大,或顯萎縮。空洞腔內充滿液體,通常與中央管相通,洞壁由膠質細胞和膠質纖維構成。空洞常位于脊髓下頸段及上胸段的前后灰質連合及一側或兩側后角基底部。空洞可限于幾個節段、也可上及延髓下達脊髓全長,橫切面上空洞大小不一,形狀也可…
-
強制性脊柱炎會發生關節炎嗎?
2024-01-25強直性脊柱炎的最初發病部位,在腰骶部者占35-57%,以四肢關節(外周關節)為最初發病部位者占43%。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變不僅僅取于脊柱,多數患者還表現有四肢某個或幾個關節發炎。
-
骨結核診斷
2024-01-23骨結核多發于兒童與青少年,常有其他部位的結核病史,尤以肺結核最多,發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為下肢髖、膝、踝關節,其次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關節間,一般多單發。其診斷要點有:
-
揉按推扳防慢性胃炎
2024-01-20慢性胃炎除了藥物、飲食療法外,按摩也是一種效果較佳的防治方法。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消除脹氣,故對腸胃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效果頗佳。以下方法,你不妨一試。
-
為什么視神經炎患者擔心發生多發性硬化?
2024-01-13多發性硬化是一種累及神經系統多個部位的脫髓鞘性疾病,可以造成嚴重的臨床癥狀和后遺癥,并且可多次復發。多發性硬化的診斷需要有多部位和多次發作的證據。而視神經炎只是一個部位和一次發作,需要找到其他部位或發作時才能診斷多發性硬化。
-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體征是什么?
2024-01-11由于椎間盤髓核組織的突出,壓迫和刺激腰脊神經根而腰腿串痛,即腰前伴根性坐骨神經痛。疼痛由臀部開始,多向一側下肢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呈放射性疼痛。每遇站立、咳嗽、打噴嚏和大便用力時均可使疼痛加劇,屈膝屈髖或臥床休息后疼…
-
頸椎病的壓痛點存在哪個部位?
2024-01-03①棘突間壓痛:即在上、下棘突之間凹陷處有壓痛。這對頸椎病的定位關系密切,尤其是早期壓痛點的位置,往住與受累椎節相一致,后期則因椎間關節周圍韌帶鈣化、骨刺形成而不明顯。
-
骨壞死患者髖關節疼痛發作的特點
2024-01-031、疼痛部位:多數患者疼痛發作的部位以腹股溝,股內側為主,其次股前臀后某部位,亦有部分患者存在兩個以上的部位,因而往往與放射痛或牽涉痛較難區別。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出血癥狀
2023-12-22ITP的出血常常是紫癜性,表現為皮膚粘膜瘀點、瘀斑。紫癜通常分布不均。出血多位于血管淤滯部位或負重區域的皮膚,如手臂壓脈帶以下的皮膚,機體負重部位如踝關節周圍皮膚,以及易于受壓部位包括腰帶及襪子受壓部位的皮膚。皮膚出血壓之不褪色。粘膜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齦出血、口…
-
多形性紅斑的鑒別診斷
2023-12-06根據皮損特征,結合好發部位,一般診斷不難。應注意仔細詢問病史,尋找誘因。需與以下疾病鑒別:
-
骨壞死患者髖關節疼痛發作的特點
2023-12-051、疼痛部位:多數患者疼痛發作的部位以腹股溝,股內側為主,其次股前臀后某部位,亦有部分患者存在兩個以上的部位,因而往往與放射痛或牽涉痛較難區別。
-
盤狀紅斑狼瘡好發于哪些部位?
2023-11-28盤狀紅斑狼瘡皮疹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顴部、鼻尖、鼻梁、鼻翼、唇部、頭部、頸部、上胸背部、上肢伸側、手背、指(趾)背、足跟等處。初起為一個或數個小圓形的紅色斑疹或丘疹,逐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斑塊,疹色淡紅或暗紅色,可伴有毛細血管擴張,上覆鱗屑,剝去鱗屑下面有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