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結核的治療
原標題:髖關節結核的治療 。
髖關節結核多見于學齡前兒童。發病緩慢,最早癥狀為步態發生變化,走路時健肢著地重而患肢輕,略顯跛行。繼可主訴腿痛,經常放射到膝關節及股前內側。跛行及疼痛初為間歇性,于休息后可以消失,以后逐漸加重呈持續性。夜驚為小兒髖關節結核的特征。肌張力低、肌肉萎縮有時為早期癥狀。當病變蔓延至滑膜,可出現關節腫脹及關節運動障礙。但因髖關節位于深部,周圍軟組織多而厚,故關節腫脹常不易看出。后肌肉萎縮加重,患肢較細,臀折變平,皮下脂肪變厚。
全身休息及局部關節休息皆屬重要。抗結核藥物需二種合用且較長期應用。在急性期疼痛劇烈時可行皮膚牽引減少畸形及保持功能體位。矯形外科治療應在骨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在抗結核藥物輔助之下,采用病灶清除術,效果良好。在單純滑膜結核施行單純滑膜切除術,或單純骨結核階段早期手術,能獲良好效果。術后關節功能可近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