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患者飲食原則
慢性膽囊炎患者飲食原則
1、熱能:供給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熱能,約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熱能。
2、低膽固醇:禁止食用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肝、腎、腦等內臟,魚子、蟹黃、蛋黃等食物。
3、適量蛋白質:應適量給予高生物價蛋白質,如豆制品、魚蝦類、瘦肉、蛋清等食物。
4、大量飲水:多喝水和飲料,可以稀釋膽汁,促使膽汁排出,預防膽汁淤滯,有利于膽道疾病的恢復,每天以1000~1500ml為宜。
5、少量多餐:少量進食可減少消化系統負擔,多餐能刺激膽道分泌膽汁,保持膽道暢通,有利于膽道內炎性物質引流,促使疾病減緩和好轉。
6、飲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強烈調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產氣食物,如牛奶、洋蔥、蒜苗、蘿I、、黃豆等。注意衛生,防止腸道寄生蟲和細菌感染。
7、碳水化物:應供給復合碳水化物為主的食物,適當限制單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攝入;對合并高脂血癥、冠心病、肥胖者更應限制。
8、供給豐富維生素:維生素A有防止膽結石作用,有助于膽管上皮生長和保持完整性,幫助病變的膽道修復,大量補充對膽道疾患恢復有利。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也應充分供給。
9、低脂肪:需嚴格限制脂肪攝入量,每天<20g,后可逐漸增加到40g以內。主要應嚴格限制動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膽汁排泄,可以適量選用,但應均勻分布于3餐飲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過多的脂肪。
10、食物纖維:食物纖維不但有利膽作用,且能刺激腸蠕動,有利通便,促使腸內產生的吲哚、糞臭素等有害物質盡快排出,防止膽囊炎發作。可選含食物纖維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蘿卜、豆類、水果、粗糧;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膽固醇作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