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腦出血的臨床特點
丘腦出血的臨床特點
丘腦出血是腦出血中致殘率最重,死亡率最高的部位之一。丘腦出血死亡率占全部腦出血的13%,如破入腦室死亡率可達53%,存活者部分遺留有持續神經心理障礙,遲發性疼痛和運動異常等。丘腦是感覺系統的皮質下中樞,丘腦出血時常因出血量的多少,病情發展速度,核損害部位;范圍大小而臨床表現不一。
丘腦出血死亡的主要在急性期,尤其是發病24小時內死亡,丘腦出血以丘腦膝狀體動脈和丘腦穿通支動脈破裂為多見。
丘腦出血的臨床特點主要有發下幾點:
1、眼癥狀:由于血腫項丘腦下部和中腦擴展,可出現垂直性眼球運動障礙,雙眼呈下視位(又稱"落日眼"),雙眼向鼻尖注視,即所謂的丘腦眼,亦可出現向病側或向病灶側的側視麻痹,雙瞳孔縮小,或病灶側瞳孔小,往往可見Hormer征,少數見有退縮性眼球震顫,這是中腦導水管征候群的特征性征候群之一,亦可見早期出現視乳頭水腫者。
2、語言障礙:優勢半球丘腦出血常表現為各種形式的語言障礙,輕者為錯語,重者為完全性的表達性失語、感覺性失語、混合性失語或命名性失語,亦可表現為緘默不語,缺乏自發性語言,音量小,語言錯亂,句法錯誤,重復語言或閱讀錯誤。
3、運動及感覺障礙:作為初期癥狀可由病灶對側半身麻木,丘腦出血往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內囊,因此多數病例不同程度的出現偏身障礙,可為一過性或持久性。一般感覺障礙比運動障礙為重,深感覺障礙比淺感覺障礙為重。可伴有對側自發性疼痛或感覺異常,少數病例可有病灶對側撲翼性震顫,多在病后48~72小時消失,以上這些被認為是丘腦膜外側核底部或中腦-間腦之間的區域受損所致。可有小腦性共濟失調,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和不隨意運動。重癥病側可反復出現去大腦強直發作,往往于壓眶時誘發。
4、皮質功能障礙:可有計算力不佳,定向力障礙,智能減退,甚至癡呆。輔側病變,可出現結構性失用癥,失認及病感缺失,可出現同向性偏盲和半側空間忽視,丘腦內髓板以內的結構屬于上升性網狀激活系統,此部位受損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有的一直表現為嗜睡狀態,喚之能醒,能回答簡單問話。
5、此型出血破入腦室的發生率高,因此血性腦脊液發生率較高。
通過閱讀丘腦出血的臨床特點,我們對丘腦,出血,臨床這些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小編也很認真的希望此文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