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擔結石的原因及機制
肝擔結石的原因及機制
膽汁中如膽固醇含量過多呈過飽和狀態,則易析出形成膽固醇結石(如長期進食高脂肪飲食)。正常時膽汁中一定濃度的膽鹽和卵磷脂可以和膽固醇、蛋白質組成混合體膠粒,混懸于膽汁中而不析出。在某些腸疾病時由于喪失了膽鹽則促進膽固醇的析出,形成結石。
肝擔結石形成的基本因素有:膽汁理化狀態的改變;膽汁淤滯;感染等三種。常為二種以上因素聯合致病。
1.膽汁理化性狀的改變:由于膽汁理化性狀的變化,使其中膽色素或膽固醇析出,形成結石。
2.膽汁淤滯:使膽汁中水分被過多吸收,膽汁過度濃縮,使膽色素濃度增高,膽固醇過飽和等,都可促進膽石形成。
3.細菌感染:膽道感染時的炎性水腫、細胞浸潤和慢性期的纖維增生可使膽道壁增厚,膽道狹窄乃至閉塞,從而引起膽汁淤滯。炎癥時滲出的細胞或脫落上皮、細菌群、蛔蟲殘體及蟲卵等也可作為結石的核心,促進膽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