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感染的藥物治療-青霉素類抗菌素
血液病感染的藥物治療-青霉素類抗菌素
青霉素的種類很多,一般根據藥理學作用分為五大類:①經典的青霉素如青霉素G,其特點是對青霉素霉敏感,因此對大多數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②耐青霉素霉的青霉素類如新青Ⅰ(甲氧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鄰氯青霉素及雙氯青霉素;③對G-菌也有的青霉素如氨芐青霉素、羥氨芐青霉素等,對流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及變桿菌等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但進年來能產生滅活此類青霉素的廣譜β-內酰胺酶的菌株有增多的趨勢。④抗假單胞菌、腸球菌等G-菌的青霉素,主要為羧芐青霉素羧茚青霉素、羧噻吩青霉素及氧咪芐青霉素;⑤其它廣譜青霉素,包括黃唑氨芐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主要針對假單胞菌、克雷伯氏菌及其它G-菌。為克服致病菌對青霉素類藥物的耐藥現象,新近研制出了β-內酰胺酶的抑制劑─棒酸(克拉維酸鉀)及舒巴克坦鈉(青霉烷砜鈉)與青霉素類組成復方制劑,改變了耐藥現象,能充分發揮原有的強力殺菌作用。棒酸即可口服也能注射,對G+菌及G-菌所產生的β-內酰胺酶均有抑制作用。棒酸與羧噻吩青霉素制成的注射藥為特美汀(Timentin)。棒酸與羥氨芐青霉素制成的口服藥稱為奧格門汀。巴克坦的化學結構與棒酸相似,與氨芐青霉素制成注射劑稱為優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