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卡因輔佐治療毛細支氣管炎
普魯卡因輔佐治療毛細支氣管炎
毛細支氣管炎僅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多發生于冬春季節,病原菌多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其次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體也可引起本病。RSV毛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病變在毛細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廣泛的痙攣及機體對RSV的免疫反應。臨床上患兒除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外,喘憋為其主要特點。治療上如果不能及時有效解除廣泛地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和換氣,則必然使病情加惡化,引起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缺氧,甚至功能衰竭而造成死亡,所以迅速、及時、有效的控制喘憋是本病治療中的關鍵問題,我院采用普魯卡因治療主要是針對一環節。普魯卡因是局部麻醉的常用藥物,靜滴可緩解呼吸道梗阻,控制喘憋,防止并發癥出現,其臨床機制為:(1)病毒可破壞呼吸道黏膜,使黏膜下神經末梢暴露,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呼吸道平滑肌收縮,氣道因此阻塞,普魯卡因可阻斷或減少周圍神經傳遞至大腦皮層的外來或內在的刺激,從而緩解呼吸道平滑肌痙攣。(2)病毒可以刺激機體釋放特異性IgE介導的組胺及慢反應物質,導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呼吸道狹窄及氣道阻力升高。普魯卡因能對抗變態反應,故可抑制此環節。(3)經過以上環節解除了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氣和換氣功能,減輕缺氧狀態,從而減少了因嚴重和持續性喘憋所致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毒性腦病的發生。(4)普魯卡因可解除缺氧所致的外周血管痙攣,使外周阻力下降,有利于功能恢復。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普魯卡因靜脈滴入,療效明顯提高,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5.78,P<0.05)。但在臨床應用中需注意,普魯卡因用量過大或濃度過高可引起惡心、出汗、心率加快、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故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推薦量為普魯卡因每次5~10mg/kg,每日1~2次,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適量稀釋后緩慢靜滴。每次用量為5~8mg/kg,加入10%葡萄糖液50~100ml中靜滴,無一例發生不良反應。故在上述用量范圍內,普魯卡因輔佐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確切,安全且價廉,可在臨床中常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