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
下面康網的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文章的具體內容,小康希望您能完整的閱讀下來,看完后將會有更多收獲.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區HBV感染的流行強度差異很大。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過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HCC) 。 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一般人群的HBsAg陽性率為9.09%。接種與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陽性率分別為4.51%和9.51% 。我國流行的HBV血清型主要是adrq+和adw2,少數為ayw3 (主要見于新疆、西藏和內蒙古自治區);基因型主要為C型和B型。 HBV主要經血和血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及性接觸傳播。圍生(產)期傳播是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多為在分娩時接觸HBV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經皮膚黏膜傳播主要發生于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以及靜脈內濫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紋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須刀和牙刷等也可傳播。與HBV陽性者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HBV的危險性明顯增高。由于對獻血員實施嚴格的HBsAg篩查,經輸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較少發生。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HBV。經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未被證實。
康網提示您:閱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豐富別人偷不走,搶不掉的知識。如果您覺得本文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學對您或周圍的人有幫助,請將本文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