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練習太極拳的注意
慢性支氣管炎練習太極拳的注意
適應不同年齡的患者及體育愛好者,簡化太極拳更適應于慢性病患者,太極拳動作分虛實,虛實互相轉化,動作多呈圓弧線、圓形。太極拳在鍛煉時練意、練氣、練身,構成了太極拳鍛煉方法上的整體性和內外統一性,太極拳理論/內外相合,上下相連/,/一動無有不動/與中醫在治療上整體觀念是一致的,與氣功療法強調的/調心、調息、調身/也是一致的。
(1)太極拳醫療保健作用
①骨骼肌的作用:鍛煉時全身處于放松狀態,使支配肌肉的神經得到松弛,同時血液循環增加 ,肌纖維得到足夠的營養成分,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防止肌肉萎縮,從而保證肌肉的正常力量和彈性。
②骨骼的作用:正常而適當的機械牽拉刺激對骨骼的生長代謝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實驗研究證明,這種適當牽拉,其壓力對增強骨皮質,防止骨質疏松癥的出現有明顯的作用。
③內臟作用:對消化系統來說,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和吸收,恢復和增強其內在的功能,對呼吸系統來說,能提高肺臟的通氣量,減少血中CO2量,提高血中含O2,避免代謝產物的堆積,免除肌肉疲勞;對循環系統來說,可促進血液循環,減低血粘稠度,保持正常的血流量,防止血管壁變性。
④內分泌作用:對堅持十年以上的太極拳鍛煉者,測定甲狀腺軸的功能,發現太極拳組的甲狀腺素水平明顯高于老年對照組,在性腺軸方面,太極拳組睪酮和雌二醇均高于老年組。由此可見太極拳鍛煉可增強內分泌系統對機體的調節能力,或有抗老抗衰作用。
⑤中樞神經的作用:打太極拳能放松大腦皮質的緊張狀態,消除因精神緊張所致的機體僵硬感,從而使人感到精神舒暢,意志旺盛。
⑥重心與平衡感的作用:太極拳的作用特點之一是用足底的皮膚感覺,使全身重量準確地落在中心以保持重心的完全平衡。
(2)護理要點
①打太極拳時要做到心靜,用意全神貫注。
②速度要均勻緩慢。
③架式不可忽高忽低。
④要適當掌握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