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的鑒別診斷
下面為您介紹椎間盤突出的鑒別診斷的文章:
椎間盤突出的鑒別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嚴重影響人們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發生于年齡在20~50歲之間的青壯年人群,為一種退行性疾病。其發病以腰椎間盤的持續性退變為主要病理基礎,外傷為發病的誘因。腰椎間盤突出癥在20歲以下人群亦有發生,這就是所謂的青少年腰間盤突出癥,其發病率約為成人的1%~6%。與椎間盤突出相鑒別的疾病有:
1.骨盆出口綜合征
骨盆出口綜合征是指坐骨神經經過盆腔出口時受到刺激或壓迫所產生的癥狀群,其臨床表現為坐骨神經干刺激癥狀,起始于臀部的沿坐骨神經行走的放射性疼痛,并伴有其支配區的運動、感覺或反射障礙。起病可緩可急,多有外傷、勞累、著涼或受潮史。病程長時可呈間隙性起伏發作。多為單側發病,初為臀鈍痛、酸脹或沉重感,有時也可表現劇烈銳痛。疼痛向大腿后方,小腿后外側放射,但很少達跟部及足底部,而且多無明確的根性界限。走路可使疼痛加劇,或出現間隙性跛行。
2.臀肌勞損
急性臀肌損傷可引起肌肉痙攣,但其壓痛點在髂后上棘外側,局封可立即消除癥狀。
3.棘間韌帶勞損
是腰痛常見原因之一,一般表現為彎腰時下腰部酸疼無力,彎腰后伸直困難及局部疼痛等。
4.骶髂關節勞損。
臨床表現為持續局部疼痛,不敢負重,活動時加重,翻身困難。
5.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征
臀上皮神經在經過深筋膜孔處受到刺激或卡壓可產生一系列癥狀。臨床表現為腰痛及臀部疼痛,可擴散到大腿及胭窩,但極少涉及小腿;在髂后上棘外上方髂嵴緣下有明顯壓痛點,有時可捫及條索節結或小脂肪瘤;可伴有臀肌痙攣。局部封閉可立即消除疼痛。
6.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第三腰椎位于腰椎中部,其橫突最長,向后伸曲度大,多條腰背腹部的肌肉與筋膜附著其上,形成腰椎活動樞紐及應力中心。因此,容易受到肌肉筋膜的牽拉損傷。第三腰椎橫突尖端后方緊貼著第二腰神經根的后支,當腰前屈及向對側彎時,便易受到牽拉與磨損而致其支配區產生疼痛、麻木等癥狀;并可牽涉到前支引發放射性疼痛,波及髖部及大腿前側,少數放射至會陰部。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起病可緩可急,可有外傷史。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將本文椎間盤突出的鑒別診斷分享給您的朋友.